履约管理

履约管理

碳资产交易履约管理是重点排放单位依据国家或地方碳市场政策,通过系统化管理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围绕“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履约”全链条,确保企业按规定时限足额上缴碳排放配额(或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抵消),以履行碳市场合规责任。该过程涉及到配额清缴,配额结转等,是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碳合规风险与成本控制。

履约管理

开展履约管理的必要性

开展碳资产交易履约管理是企业应对碳市场政策的必然要求:1.合规底线:未按期履约将面临罚款、信用惩戒等行政处罚,影响企业经营资质;2.成本优化:通过提前规划配额采购、储备或抵消方案,可规避履约高峰期市场波动带来的成本激增风险;3.竞争力提升:系统化履约管理能强化企业碳数据质量与碳风险意识,为应对碳关税、ESG评级等国内外绿色规则奠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

履约管理

 如何开展履约管理

碳资产交易履约管理需构建“全流程闭环”体系:

1、配额分配: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向纳入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碳排放配额。这可能基于历史排放数据、行业基准等因素确定各企业的配额量。

2、监测与报告: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体系,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对自身的碳排放源进行监测,记录各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及相关的活动数据。企业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向主管部门提交碳排放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排放源信息、活动数据、排放量计算方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核查与确认:主管部门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核查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监测方法、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进行全面审查。主管部门根据核查机构的报告,对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确认。如果数据存在问题,企业需进行整改并重新报告,直至数据被确认。

4、配额交易:企业对比自身实际碳排放量和分配的配额量。若实际排放量超过配额,企业需要考虑在碳市场上购买额外的配额;若实际排放量低于配额,企业可以选择在市场上出售多余配额获取收益。企业通过碳交易平台进行配额交易,交易方式包括协议转让、单向竞价等。在交易过程中,企业需关注市场价格波动,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买卖操作。

5、配额清缴或配额结余: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并准备足额的碳排放配额,用于清缴义务。向主管部门提交配额进行履约或者办理配额结余。可以是提交物理配额(如纸质证书或电子配额),也可通过抵消机制,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进行抵消。

6、监督与处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规定履行义务。检查内容包括排放监测、报告、交易、清缴等环节。对于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如罚款、限制生产等,以维护碳市场的正常秩序。

履约管理

您的可持续商业伙伴